清明節,又被稱為「掃墓節」,與農曆新年、端午節、中秋節一同被視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
 

清明節冷知識,清明節不是節日?背後的由來和故事

 

清明節,又被稱為「掃墓節」,與農曆新年、端午節、中秋節一同被視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,但你知道其實清明節原本不是節日喔!讓福龍紀念園帶你來認識清明節背後的故事吧 !



清明節不是節日,是「節氣」

當我們翻開農民曆就能看到,清明其實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但是清明節是少數與陽曆有吻合時間的節氣,因此清明節的日期相較於華人其他的傳統節日算法不一樣,大約每年都會落在 4 月 4 日到 4 月 6 日之間,約在冬至後的105天,或春分後 15 日,而節氣和節日不一樣的地方在於:

  1. 節氣

    時序的標誌,根據季節時程計算,時間不固定

  2. 節日

    則含有風俗習慣紀念意義有固定的時間


 

「清明」如何變清明「節」?

其實清明節主要的習俗活動,像是祭祖、掃墓、吃寒食等,主要都來源於「寒食節」,因為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兩天,兩者距離相近,隨著時代的演變,有越來越多人把這兩個節日合在一起過,兩個節日的習俗漸漸地融合,將清明節成為節日和節氣合併的大日子。
 

 

寒食節故事由來

根據春秋時代的民間故事,當時晉國公子重耳因驪姬之亂,被迫逃離晉國在外流亡。一日逃亡隊伍在山中迷路,糧食耗盡的情況下,一位名為介之推的大臣便割下自己的大腿肉、煮成肉湯供重耳食用。十九年後,重耳重回晉國即位為晉文公,並封賞當時陪他流亡的忠臣,卻獨獨忘記介之推,介之推也不邀功,選擇回鄉與母親隱居。
 


 

後經他人提醒,晉文公才趕忙親自帶人前往介之推的老家綿山,但因山路險況尋人未果,大臣獻計建議放火燒山,逼出介之推,但大火燃盡後,仍不見介之推的身影,上山尋找才發現介之推背著老母親被燒死在柳樹下。
 


 

晉文公為紀念介之推,明令天下,將介之推的忌日定為寒食節,在這天全國百姓都不許生火煮飯、只許吃冷食,隔年寒食節,晉文公前往綿山欲祭祀介之推。隔日上山時,發現當初介之推倚靠的那棵柳樹已冒出新芽,晉文公便折下一段柳枝做成圈戴在頭上,將這棵柳樹命名為「清明柳」,並下令將每年寒食節隔日定為清明節。

而前面說到的寒食節是在什麼時候呢?寒食節為農曆三月初三,由於和寒食節、清明節日期相近,漸漸這三個節日的習俗逐漸合併、融合,成為今日我們熟知的清明節。
 


想了解更多「清明節的習俗活動」的相關文章嗎?來看看清明節的傳統習俗活動,除了掃墓以外,清明節還會做什麼活動?

 

 

以上是我們福龍紀念園和各位介紹清明節冷知識,若有喪葬禮儀或塔位牌位等的任何問題及需求,歡迎撥打我們福龍紀念園的服務電話,或直接加入我們的LINE做免費線上詢問,會盡快為您服務。

 

延伸文章:立香的顏色和味道有什麼差別?怎麼挑最適合自己?

 

資料來源:網路
#清明節,節氣,清明,寒食節,由來